之前参与建设过一个项目,有关在线物业缴费、停车缴费、一键报警、电子围栏、智能门禁及来访登记等智慧社区功能,延伸做了水电暖在线缴、违章查询和家政服务、社区O2O等社区服务。后来,失业登记、社区矫正人员管理、特殊人群(员)登记管理及事件上报也通过审批,提上审议日程。
这个项目,如果建成投入运营,似乎很不错
至于在线物业缴费,一键报警,智能电子围栏,门禁和社区诊所,来访登记,路线导航等实现起来并不费劲,因为这里靠自身的资源即可以实现。类似电子围栏、践线导航等,用GIS地图标注,结合现有的监控设备可以实现。一键报警通过家居设备或者APP即可实现,诊所登记及送药功能也可以通过预约实现;真正费劲的是,是如何协调外部资源,例如实现水电暖在线缴,违章查询,资金申领等,作为一家小公司,申请这样的资源显得尤为费劲,家政服务,上线容易,运营却困难。
有一些运营难点
系统从调研到投入开发,用了大约2个礼拜不到的样子,收集到的需求也是五花八门;不过,物业和小区居民感觉是有需求的;之前,这个小区做了一个社区APP,但是没用起来,在其楼盘宣传口号里,智慧小区是他们的一个卖点,可是系统一期建成投用后,发现运营起这么大的一个APP,是一个费时费力的活,资金的投入长时间得不到产出,小区内的O2O服务没有人愿意通过APP下单,甚至,连当时大力投入做的报修、报警,纠纷协调也应用不了,大家都喜欢一个电话打到物业解决问题。这里,不仅存在APP响应慢的问题,也存在运营意识形态的问题,例如,没人运营APP,也没人推广。
缺乏持续投入
临沂智慧社区的投建阶段,以大数据,智能服务,快速响应式服务及管理,人脸识别,车牌支付等应用项虽然得到了领导层认可及居民的认同,但是,一个400余户居民,房价在一万五左右的刚性小区,承担起这么一个临沂智慧社区的运营费用,也着实困难。物业买不了单,居民也不愿意买单,这一切,似乎成了摆设。物业方及开发商,想用广告、O2O服务、店铺入驻、团购等形式盈利,一期上线不久,就成了泡影。下载量低,日活低,新鲜过后,大家也就不再使用。
这不是噱头,但更需新的盈利方式
临沂智慧社区,像是一个简化版的智能园区,运营一个小区,不像运营一个园区,商机有那么多。APP的投入,对于一个,或者是几个这样的小区投入使用,显得过于庞大;如果是万科、恒大、碧桂园这样的知名开发商用这样体量的一个APP,或许更加实在,对于只在本地开发,或者楼盘不多的开发商,没必要整一个如何功能丰富的APP。话说回来,功能多并非是全无用处,只是大家还没有养成一个使用的习惯,支付宝和微信,或者爱城市都有了类似的功能,作为平台,它们可以提供更加多元化的服务,先天优势比我们拥有海量的用户,何以竞争呢?
这个项目,我们只做了一期,二期三期的开发规划,陷入了停滞,功能可以做的很先进,限于运营,限于资金投入,这一切,都显得那么茫然。